PS:这是一个年轻程序员折腾 Linux 桌面的流水账。。。
2013年3月份 Unity
这个时间用的是Ubuntu 12.10,默认的Unity界面,稳定性一般,最不习惯的是,窗口操作按钮(最小化最大化关闭)在左上角,用惯了Windows的我很不习惯。然后就是,Unity的菜单很炫,但不幸的是,09年的ThinkPad R400表示反应有点迟钝,所以我决定换个不那么炫的桌面环境。
2013年4~7月份 KDE 4
这几个月先是在原来Ubuntu 12.10装了KDE 4、BlackBox、Xfce、GNome 3,都折腾了一遍之后,决定使用 KDE 4。KDE 4的优点就是插件多,使用习惯类似Windows,然后就是默认的资源管理器功能强大,远超Unity。
不选GNome3的原因是,感觉跟Unity有点像(个人觉得本质上区别不大,按下WinKey,机械硬盘就会表示压力很大),至于其他的几个,都感觉上个世纪来的。这时候Ubuntu13.04来了,于是直接下了个Kubuntu装了。
2013年8月份 回归Unity
时间一长,就发现Kubuntu的不好了。主要还是Ubuntu的原罪——每次开机都会提示一个错误,永远修复不了。然后就是KDE本身的一些问题,比如对多屏支持不好(我费了好大力气解决的),然后就是发现KDE并不是那么漂亮、精致。
8月份离开前公司,换系统,又换回了Ubuntu,换回了Unity。
2013年9~11月份 Linux Mint(Cinnamon)
月份来到现在的公司,无意中发现Unity的一个重大Bug,就是鼠标按着拖来拖去时可能导致图形界面崩溃——即时升级到13.10,等Bug修复不知何年何月,再加上对Unity的种种不满,于是,决心放弃Ubuntu。
又开始折腾,这时已经相对来讲比较熟悉Linux了,于是尝试使用Debian——终于还是被驱动击败了。。。Debian都搞不定,更别提Gentoo了,于是,还是回到Ubuntu系上。
找来找去,无意中尝试了一下Linux Mint(其实我还在下载的时候,并没有报任何希望,因为感觉Linux Mint的官网略显。。。寒酸),使用的Cinnamon桌面环境,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适合我多年的Windows下的习惯,又满足了我对Terminal的需求,至于稳定性,还需要时间去验证,至少目前来看,不输于Unity。最终选定Linux Mint(Cinnamon桌面环境)。
2013年12月1日更新
前几日给笔记本换了块硬盘,装了Fedora19。感觉GNOME3还是不错的。不过我主要的目的是尝试一下yum。我觉得貌似 Fedora 比 Ubuntu 要快那么一点点。。。难道是我的错觉?
2014年3月12日更新
折腾了一年的 Linux桌面,最终还是找不到一个稳定又好用且漂亮的,最终还是在新年到来之前回归了 Win7,还特别安装了 Cygwin 以及 Gow,让好用的 grep 等命令保留下来。Win7终归是“温妻”啊!
2014年5月29日更新
3月底入手 ThinkPad X240 后,开始转到 Win8.1,这个过程还好,尤其是 X240 的触控板,在 Windows 下很好用,在 Linux 下很不好用,没办法,没有驱动的支持,再牛叉的硬件也是扯淡啊。
2025年4月1日更新
自2015年5月开始正式切换到 macOS(彼时还叫 Mac OS X),至今已有整整 10 年。
macOS 虽然在很多方面都比不过 Windows,但在 Web 开发方便,便利性远超 Windows。
不过现在 Windows 也有了 New Terminal,也方便很多了,我也体验过,不过没有长期在 Windows 下编程的经验了,所以就不评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