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是别人的,身体是自己的

近日老夫观察到上海开始推广中药抗疫,于是搜索“WHO肯定 上海 抗疫 中药”这几个关键词,得到这个结果: 新闻里说“WHO肯定:中医药抗疫有效!上海:使用率98% ”。 老夫当然不是那么好糊弄的,通过一些特殊的搜索手段,找到了世卫组织的原文(参见参考资料1),并找到了一篇解读的文章《世卫组织承认中医药治新冠有效?别欺负大家不懂英文》(参见参考资料2),解读的不错,原文比较长,老夫就截取几个重点,大家随便看看,有兴趣的可以复制链接去看原文。 各种偷梁换柱,无中生有,三十六计用得不错。 最后作者总结: 本来是寻求进步的常规讨论,断章取义传到国内莫名其妙便成了“世卫组织表示中医药能有效治疗新冠”,冠以“国际权威为中医正名”之称,引发全民狂欢,只不过是欺负大家不懂英文或者懒得去翻报告罢了。 一句话,就一次常规讨论会,被报道成了中药有效的鉴定成果会。 至于有些网友说 WHO 已经成为了 CHO,这里就不讨论了。 可能也有人看到了一些信息,有良心的上海医护已经很委婉地提示大家别喝那个药了: 更有一位网友,很明确地提示大家哪些成分有风险,有什么样的风险: 贯众为一蕨类,含绵马酸,有肝脏毒性。 槟榔是一级致癌物。 看到这些热心的网友,老夫只能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关于中药的毒性,大家可以买本方舟子的《批评中医》来看看,第59页开始讲中药的毒性,我随便截几张图,大家感受一下: 最后老夫想要说的是,任务是别人的,身体是自己的,上海的朋友们体会一下。老夫只能说这么多了,再说号没了。 参考资料 WHO Expert Meeting on 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OVID-19 科学公园:世卫组织承认中医药治新冠有效?别欺负大家不懂英文 方舟子《批评中医》

April 7, 2022

聊聊《三体》

今天来聊聊刘慈欣的《三体》。 第一次读《三体》是我大学时代,2010年前后,同班的隔壁舍友推荐的。当时我看了个开头就有点看不下去了,因为明显感到作者是个 24K 纯理科生,文笔略显生硬。不过作者写到了文革,对于敢在作品中融入这段历史的作者我总是高看一眼的,所以坚持读完了第一部,但最终第二部没看完。 直到工作以后,才买了电子书翻了一遍。 《三体》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科幻文学作品,这个没啥问题,虽然从文学层面来说还欠缺很多,但毕竟是一部硬科幻作品,瑕不掩瑜。小说格局宏大,情节跌宕起伏,场面气势磅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对于星际战争的描述,并非傻瓜式的激光枪 biu~ 来 biu~ 去,而是直接光粒打击恒星毁灭整个星系,或者一张二向箔把整个太阳系拍成一幅梵高的《星空》。这个很像古龙小说里的高手对决,一招定胜负。我个人觉得这种场景更真实,毕竟大战三百回合总感觉是两只菜鸡在互啄。 2015 年《三体》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当时这件事很轰动,毕竟是中国人第一次获这个奖,我跟同事聊起时认为获奖至少一半是翻译的功劳。此后,三体越来越火,到处都有人在讨论三体,网上线下都在讨论,买个咖啡都听到人在聊。这些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那个" 黑暗森林法则" 推崇备至,并代入到现在的国际形势,分析得头头世道。 什么是“黑暗森林法则”呢?原文如下: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这就是对费米悖论的一种解释。” 《三体Ⅱ 黑暗森林》刘慈欣 黑暗森林法则可简单理解为,一旦某个宇宙文明暴露了位置,就必然会被其他文明毁灭。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好人,但为了我的安全,对不起,我得干掉你。 我觉得一个正常人,只要稍微动点脑筋,就能针对这条“法则”提出很多疑问,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把这奉为圭臬,好像发现了宇宙终极真理一样,实际上,刘慈欣自己也曾说过: “至于你具体提到的黑暗森林的设定,我想举另外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的机器人“三定律”。机器人可以保护自己,但是核心基础就是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其实到现在,机器人早就开始杀人了,巡航导弹本质上就是一个飞行机器人,所以这个“三定律”是根本没有意义的,但是它在小说中是有意义的,它创造了一个逻辑很严密的世界,而在这个逻辑之下来演绎出精彩的故事,这是它的目的。黑暗森林的设定也是一样,可以肯定的说它就是为这部小说而设定的,它不是科学推论,也没有人对它进行过严肃的科学研究,它只能是这部小说设定的一部分。我们不应该把它看作一个严肃的科学结论,这个肯定是不对的。” 刘慈欣,香港书展讲座“用科幻的眼睛看现实” 也就是说,小说是小说,现实是现实。 没错,写这么多,我就是想怼一下“黑森吹”(整天吹“黑暗森林法则”的那些人)。 本文完。 参考资料 刘慈欣,香港书展讲座“用科幻的眼睛看现实”现场视频片段

March 29, 2022

辉瑞与慈禧

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答: 有网友觉得这听起来有点时空错乱的感觉,好奇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于是笔者打开维基百科搜索了一下。 根据搜索结果,我们得到三个时间点: 1835年11月29日 慈禧出生 1849年 辉瑞成立 1852年 慈禧进宫 也就是说,辉瑞成立时,慈禧 14 岁。又过了三年,17岁的慈禧进宫。看来这位答主并没有有信口开河,基本上符合史实。考虑到古代宫廷的制度,这位答主的正确率还是极大的。 关于清宫的宫女制度,笔者尝试搜索了相关资料,可惜支持这个说法的文章都属于自媒体性质且无资料引用来源,可信度不高,遂放弃采用。如果有网友有相关的资料,可以在下面留言。 所以到这里,考证就结束了。总之,关于这位答主的说法,不管你信不信,我…… 参考资料: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C%9D%E7%91%9E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5%88%E7%A6%A7%E5%A4%AA%E5%90%8E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8%85%E6%9C%9D%E5%AE%AE%E5%A5%B3

March 8,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