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神奇的出差经历
今天找资料无意中看到一些前年的照片,其中有几张是我在一次出差途中拍摄的,现在想来,那次出差非常有意思,值得花两个小时记录下来,等老了好跟孙子吹牛。 先来交代一下事情的背景吧。那时我就职于一家做教育产品的互联网公司,核心产品简单来说就是幼儿园版微信。虽然终端用户主要是幼儿家长,但主要面向幼儿园推广。有些幼儿园比较难搞,于是 CEO 有时候不得不许诺一些额外的东西,比如做个官网之类的。 有家嘉兴的幼儿教育培训机构,提出了要做一个网站,CEO 估计是迫于业绩压力,答应了。后来人家又要求部署到自己的服务器上(估计是因为官方背景),由于我们给人家做的网站是用我们的比较“高大上”的技术栈做的,对方的 IT 人员搞不定,要求我们派人去现场部署,并表示可以报销差旅费。 当时我们服务端有四五个人,不过能搞定这个事情的,估计只有我和 Leader,所以问题就简单了,只能我去了。Leader 舍不得工作日放我去,因为那时开发任务也比较紧张,CEO 一番讨价还价后,我自愿决定放弃双休,前往嘉兴帮 CEO “擦屁股”。CEO 打保票说,不会让你白跑一趟。 那是我职业生涯中第一次出差。周六一大早从南京南站坐高铁前往嘉兴,由于起床太早,在车上睡着了,于是悲剧了,我睡到了上海,出师不利啊!到嘉兴时已经是下午一点,然后把地址搞错,又折返了一程,到目的地的时候,已经快下午三点。 由于是周六,对方办公楼里看不到人。接待我的人带我到机房,机房是这个样子的(当然,这是后面部署中拍的图) 我一看机房没人,惊出一身冷汗。因为接待我的人(看起来像是一个即将退休的老男人)说自己不是搞技术的,有问题打某某某电话,然后给我一个红包转身就走了。 来之前,我意淫过各种美妙的场景,当然最多的还是一群年轻漂亮天真好奇的幼儿园女教师们围着我问这问那亦或是安静地一脸崇拜地看着我忙碌。然而我想多了,我身处几乎空无一人的办公大楼,面对的是几台嗡嗡嗡的服务器——这个就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啊。 我镇定下来,仔细观察了一下服务器。虽然我之前只接触过学校里的 Windows Server 和阿里云的 ECS,并且都是远程操作没有接触过真机,但凭着我当年在学校里给学姐学妹们数百台笔记本装系统、解决各种疑难杂症的经验,我自信这点小问题难不到我(还有谷歌百度可以用嘛)。 这是一台装了 Windows Server 2003 的 IBM xSeries 235 塔式服务器,内存 512M,是一台布满灰尘、十几年前就已经停产了的老古董,可以放在博物馆里的那种。情况非常美妙,因为我们的项目只能部署在 *nix 系统上,并且底层框架需要编译,512M 内存不够用,还得搞个交换分区。另外比较幸运的就是这台服务器可以访问外网。 我出发前刻意带了两个优盘,一个刻了 32 位的 lunbuntu,一个刻了 64 位的 Ubuntu Server 版,机智如我。 于是打电话问了接待的人提供的 IT 电话,问能不能重装系统,对方说可以。立马掏出优盘插入,重启,进入启动项菜单,等等,怎么优盘识别不到?立即换接口,换优盘,等所有方案都试了一遍后发现,两个优盘在所有 USB 口上都不能识别。 蛋碎了…… 此时我心中一万匹草泥马奔过…… 千算万算还是失算了…… 这时候我需要的是冷静。 仔细分析了一下,只剩下一条路可以走,就是使用光驱。当时的时间是 2015年12月12日的下午四点,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想要买空白光盘。这个时间点有点尴尬,掐指一算,我上次使用光盘应该是5年前了。看来一天搞定再玩一天的计划要落空了。 别无他法,只能拼人品了。 出了办公大楼,打开手机上的地图App,发现离市中心比较远,校区北面是一家沃尔玛,决定去碰碰运气。也许是那天人品大爆发,顺利地在超市里找到了 CD 和 DVD 空白盘,犹豫了一下,决定求稳,买了 CD。花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带着光盘回到了机房。 ...